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

当律师新星谈职业发展时,他们在谈些什么?潘辛逸报道

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正确的战略与不懈的努力同等重要。我们在今年初期“律师新星2023”奖项的评选过程中发现,在职业生涯这条赛道上,部分律师确实比同侪跑得更快,在职业初期就能快速推动其职业发展并获得成就。为了解开其中奥秘,我们以问卷的形式,邀请来自国内外律师事务所的共100位律师新星分享他们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见地。

受篇幅所限,我们无法悉数呈现律师新星们分享的职业发展经验和策略。但对于如何在法律职业道路上追求卓越,律师们的观点出人意料地统一,主要围绕个人品质的完善和行事能力的提升。

多样开端

通过律师们的故事,我们看到了职业生涯的丰富多元。律师职业并非单一的赛道,也没有统一的起点和终点,所有的成绩都在已征服的里程与战胜的自我中得到累计。因此职业生涯的开端,或早或晚,只要在寻找正确方向的路上,每一步都着数。

周杨,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专注的去做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事情,并持之以恒”是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合伙人李伟华的信念。自研究生毕业后,李伟华就选择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律师,执业12年来代理了数百件知识产权诉讼及非诉案件。

但有时自身的优势和热情所在并非显而易见,需要不断尝试发现,正如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武汉分所合伙人邱萍萍。她分享道:“在从事律师职业之前,我曾有计划地尝试了公务员、国企员工、私企员工等不同职业,最终选择了我最喜欢亦最适合的律师行业,并决定为此坚守终生。”

执业选择

选择执业领域是律师职业生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不仅决定了年轻律师自身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将投向何处,更对其未来的法律成就产生重大影响。

董立阳,德恒律师事务所

有的律师在执业初期就已明晰其兴趣所在,早早选定相关领域深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周杨说,“因为它会让你对工作更加富有激情和好奇心,也更加能够将压力转化为挑战,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样,汇业律师事务所上海和洛杉矶办公室合伙人张释文在刚进律所时就决定投身于娱乐法领域,其中还涉及知识产权法,即便当时这一领域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期,其专业术语在整个法律市场中都鲜有听闻。她说:“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娱乐法的成熟和发展,我的职业生涯也在不断成熟和发展。”

德恒律师事务所北京总所合伙人董立阳作为一名非诉律师,对于业务领域和行业的选择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非诉业务领域范围广泛,而律师精力有限。对此,他建议:“非诉律师最好集中聚焦在两到三个专业领域,对于专业领域内的法规变动保持敏感度,并能及时跟进更新。”

孙立君,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

同理,董立阳认为在选择行业时,数量亦不宜多,而应当选择“有一定纵深,具有大量客户群体,不是监管灰色领域,最好具有一定上升潜力”的行业。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驻北京合伙人张露则认为应“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加上自己的喜好,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者结合在一起,找到自己的方向”。

校准方向

执业领域大方向的确定只是职业生涯的收锚升帆,在前进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环境、实践经验和自身情况,不断调整方向。

正策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合伙人陈畅在律所实习阶段,通过参与诉讼和非诉项目,坚定了担任诉讼律师的决心,并积极参与企业各种类型的纠纷案件,逐渐建立起对企业管理及危机处理的洞察力。

林敏,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但是,经过五年忙碌的诉讼律师生活,她意识到自己对执业领域专业化的迫切需求。于是,她重新思考执业方向,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首要目标,即“通过三至四年的时间明确自己的客户类型与业务方向,并在该专业领域做专做深”。

兰迪律师事务所驻上海创始合伙人李新立在执业第二年便立志成为优秀的国际商事律师。在不断朝向这个目标迈进的期间,他一直在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从30人的地方所,到全球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再到创办兰迪所,不断校准职业发展的方向。

步步为营

树立阶段性目标是许多律师新星有序推进职业发展所采取的实用方法,既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障精力和资源的集中投入,又将大目标合理拆解为小目标,增加达成的可能性,如此更容易产生成就感和信心,收获坚持下去的动力。

建达律师事务所福州总所合伙人刘善理认为,“律师的执业和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他以五年为单位,制定了三个五年计划,从打好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基础,到成为团队负责人,再到立足福建,将业务范围扩大至全国。刘善理说:“执业十余年,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依靠的是长久的学习和合理的规划。”

黄伟强,何韦律师行

同样重视职业规划,步步为营的还有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孙立君。他说:“律师职业的进步和发展本质上是需要论持久战的。”孙立君认为有计划地推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同样设定了符合自身职业成长的阶段性目标,朝着更好带领事务所发展的方向发展。

保持奋进

设立目标有利于律师找到其职业化进程的节奏,而无论节奏快慢,重要的是步履不停,保持奋进。

健伦君律师事务所驻广州主任吴成锋将“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当做人生信条,一路从授薪律师、独立律师、合伙人,走到创始合伙人,职业角色的转换也见证了他不懈的自我挑战。吴成锋表示几乎他所有的阶段性目标都是提前完成的,但当开设律所的契机比计划提前10年到来时,他仍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他还是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一方面是作为主任要统筹律所上上下下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好手头上每一个案件,”他说。

徐家铮,普衡律师事务所

比起预期规划,更倾向于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变化,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律师亦不在少数。“设立目标,但不执着于目标,”普衡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合伙人徐家铮如是说。

徐家铮在美国法学院毕业之前,并未想过自己会漂洋过海来到香港,从事资本市场领域业务。对于这些预期外的发展,他欣然接受并表示:“职涯与生活一样,有趣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设立长期目标,再通过逆向工程推导出中短期该做的事情,这种方式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往前走。”

“但关键是要往前走,而不是一定要把目标锁死在一个点上,”他说。

何韦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合伙人黄伟强是为数不多的兼具公司内部和私人执业经验的三语金融服务监管律师。他起初借调到投行做诉讼律师,后受聘成为银行内部诉讼法务,在经历企业内部重组后,成为合规经理,之后又担任了另一家银行法务,最后做回私人执业律师。

回顾过去经历,黄伟强说:“我的职业道路并不寻常,不是按照缜密的规划,而是本着抓住机遇、迎接新挑战的精神前进。”

李一纯,奋迅•贝克麦坚时联营办公室

明者因时而变,浩天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高级合伙人牟菲认为,我们身处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难免会恐惧、迷茫,但只要“用接受变化的心态面对变化,顺应变化,甚至利用变化,反而能够在变化中获取新的机会。”

策略要素

由于律师职业路径的多样性和易变性,因此很难有通用的模版可供遵循,但律师新星们还是根据自身经历,分享了许多推动职业发展的必备品质和策略。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是近乎所有律师对于这个职业的诠释,持续学习已成为律师的基本素养。在贸易救济领域有11年执业经验的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高级合伙人林敏表示:“对于律师而言,时刻都要处于学习状态,而每一个新的案件都可以赋予我们新的启发并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她以承办反倾销案为例,不仅需要针对具体案例,了解相关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法律和机制、政治和人文环境,而且由于反倾销案的环节复杂,应诉过程中还涉及销售数据和成本数据核算等关键环节,为了能更完善地处理该类案件,她亦要学习掌握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

马铭蔚,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

职业道德和品格在律师们的回复中亦频繁出现,被视作事业成功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

汉坤律师事务所北京总所合伙人张亚兴在谈及职业规划时说:“虽然没有刻意为自己做职业规划,但始终相信只要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品格,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性和竞争力,就能够适应主流市场的要求。”

在客户关系方面,晟典律师事务所深圳总部合伙人黄建新主张:“事业上,首先利他,然后利己。不仅把客户当客户,而是在权限内,以主人翁精神,把工作做到极致。”

英雄所见略同,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驻上海合伙人马铭蔚也持有相同观点。她说:“真正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沉浸式地做好每个环节的每件事情,杜绝得过且过、差不多的心态,如此结果就不会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术业有专攻同样是律师获得客户青睐的重要因素。

祁战勇,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马铭薇坚信专业实力是律师的最佳武器,专业化的发展是必然。“这个专业是系统性的,不仅包括法律专业、技术,还需要与之相配的商业思维,甚至心理学等综合能力,”她解释道,“所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思维,格局,才是律师真正成长的底层逻辑。”

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祁战勇建议律师在追求专业化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和环境因素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并分享了一条实用法则:维持既有的,创造想要的。

现代律师的竞争力不仅来自于律师的个人综合实力,团队合作亦是拉开作业水平,使律师脱颖而出的关键。许多律师在回答中都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祁战勇谈到团队协作时说:“律师只有抱团作业,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而这一点也获得众多新星律师的认可。

盈科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合伙人龙劲韬自其独立执业以来,就开始组建团队,从三人到十几人,团队规模逐年上升,经济效益也实现飞跃。他说:“一个人时间精力和视野能力是有局限的,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补位与共情对一个团队至关重要,人合才能创造利润、壮大可能。”

朱晓阳,通力律师事务所

保持对新兴行业和资本市场变化的敏感性是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任华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作为资本市场的非诉律师,他相信保持这种敏感性有助于预判行业和资本市场因变化产生的机遇和危机,从而提前准备,沉着应对。

此外,不少律师将积极参与行业活动纳入职业发展战略范畴。龙劲韬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收获行业内的广泛认可,不仅可以“实现专业标签化,更提高了同行对本团队专业认知,促成跨专业、跨地域同业合作”。

通力律师事务所上海总所业务合伙人朱晓阳将进一步优化升级法律服务水平和市场营销技能作为其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他说:“法律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要想取得成功,既要有好的产品,也要有好的销售技巧。”

律师是一个需要经年累月面对高强度工作的职业,对精力和体力是巨大的挑战。在上海的奋迅•贝克麦坚时联营办公室合伙人李一纯看来,对律师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在持之以恒、勤奋努力的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马拉松还是事业赛道,对于朝着目标方向前进的长跑者,最重要的是不要打乱自己的节奏。正如这些优秀律师所分享的那样,找到工作的重点,张弛有度,持续学习,最重要的是步履不停,保持向前。

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