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

超长的工作时间对律师行业似乎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割舍生活中的其他追求。程新报道

我们暂且搁置那些关于律师和按小时计费的玩笑,来探讨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律师是个耗时费力的职业。

律师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客户、提供各式各样的法律咨询,以及循环往复于立案、备案到出庭的漫长流程,动辄翻阅数千页的材料,再撰写数百页的报告。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下,很难想象律师仍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留给他们诸多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活动。

不过,《商法》对“法律精英2023-24”获奖者的调研显示,律师们还是找到了办法。获奖的精英律师们分享了各自对工作生活平衡的不同看法,以及他们在法律领域外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追求,证明在律界职场上取得成功不需要也不应当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

法律精英2023-24:睿见领袖

在广泛征集市场意见后,《商法》评选出本年度中国法律市场的“睿见领袖”

CBLJ A-list 2023

法律精英2023-24:律界精锐

在广泛征集市场意见,编辑部独立调研后,《商法》评选出今年中国法律市场的“律界精锐”

CBLJ A-list 2023

法律精英2023-24:律师新星

《商法》编辑部经广泛征集市场意见并独立调研后,甄选出本年度中国市场的未来法律领袖

CBLJ A-list 2023

两个世界的和解

工作生活平衡是诸多行业都在火热探讨的话题,律师也不例外。法律工作素来以高强度著称,无穷无尽的任务和压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叠加。

鸿鹄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的合伙人龚钰承认,实现这一平衡对法律工作者而言难度不小。“律师们应该明白,如果想在这一行走得长远,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然后尽力将其维持下去,”他说。

James Gong, Bird & Bird CHI

他的窍门是尽量在办公室完成所有工作,不占用周末时间,以及进行户外活动。“定期锻炼十分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哪怕只是骑车上班,”他说。

汉坤律师事务所的驻北京合伙人张亚兴同意律师很难实现两者的平衡,特别是诉讼律师,因为案件的把控需要细节的打磨,而细节需要大量时间去雕琢。因此,他认为提升效率和管理工作量是提高“生活”比重的关键,但不能无条件、无节制地这样做。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以损害客户的利益或案件质量为代价,而将‘生活’摆在首位,”他强调。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的驻北京合伙人赵骁认为,工作和生活不应以切割和对立的视角来看待。“当我沉浸工作时,生活得以圆满;当我沉浸生活时,也在为工作赋能。二者是有益促进,而非背离相抑的关系,”他说。

律师们普遍同意,职场上的成功不应通过一味燃烧自身能量来换取,但对于“工作生活平衡”这一当下盛行的概念,仍有不少质疑之声。

Aisling Dwyer, Maples Group CHI

迈普思集团的驻香港合伙人Aisling Dwyer认为,这是一个“可能引起误导的说法”,因为平衡意味着工作时间和居家时间应该完全对等,但在特定阶段内,其中一方需要占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生活中,不可能永远面面俱到,总要有取舍,”她说,“认清这一点,才能理顺轻重缓急,妥善管理不断出现的需求。”

在这样的质疑声中,“工作生活协调(work-life harmony)”的概念迅速崛起,被越来越多的律师们接纳。但也有人对此采取了更直接的立场。

“工作生活平衡是一种谬论,”高锐律师事务所的中国主管合伙人刘真说。她认为,过度思考为何自己还没有达致这一绝对理想的平衡状态,对律师而言是不健康的。“不过,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幸福是可以实现,而且至关重要的,”她说。

“如果你真的在花费很多时间去考虑工作生活平衡的问题,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律师是否真的是你喜欢从事的事业,”她提醒。

心态与理念

或许正是因为法律工作自带“耗时”属性,领先律师已经将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这一通常不被重视或流于常规的工作,总结出明确的经验、方法,甚至理念。

立杰律师事务所驻新加坡的合伙人兼科技、媒体与电子通讯业务副主管张汶权给出的建议是:专注于当下,在身、心和情绪上全部聚焦于此时此地。

Benjamin-Cheong-Rajah-Tann-CHI

“当你在工作时,就全身心投入手头的任务;当与家人在一起时,就享受与他们的美好时光,不要被电子邮件和电话干扰,”他说。

在忙碌喧嚣的法律世界,时间或许是最稀缺的资源,德汇律师事务所驻香港合伙人陈希文说。“明确自己何时应该寻求帮助,建立有效的支持网络,对我的职业实践和个人生活都很重要,”她补充。

律师的支持网络通常包括家人、朋友和值得信赖的同事,因此团队建设和下派工作异常重要——尽管本质上这是工作的一部分,却对律师能否享受生活有深远影响。

“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是高文律师事务所驻北京办公室合伙人王冬的秘诀之一。“要明白,你不必事必躬亲,更需调动团队同仁分工合作”。此外,他还强调应确定核心事项、划分明确界限。

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建立起清晰的边界是一件重大但难以执行的任务。“律师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无孔不入的,因此职场和个人生活的界限往往变得模糊,”汉坤所驻北京合伙人许莹说。

“我们需要在职业圈内传达这种界限,尊重彼此的边界,这样才能培养出不仅重视工作效率,还看重个人福祉的文化,”她说。

Gloria Xu, Han Kun Law Offices CHI

可利用的时间具有非此即彼的排他性,为此,植德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负责人高洋创造出一套“半径理论”。“假设人的一生是一个被生活与工作填满的圆,那么当一个圆形的半径被固定时,无论分割线画在哪里都会造成此消彼长的结果,”她解释,“但当你努力拉长人生轨迹的半径时,如何取舍家庭与事业也许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弼兴律师事务所的驻上海管理合伙人王卫彬主张保障规律的工作时间,并采纳“番茄工作法”。“当我连续工作两个小时后,我会给自己10分钟的休息时间,”他说。

诚然,这些方法不是魔法,不能让搜集证据、寻找合同风险点等琐碎的工作自动完成,但积极乐观的心态往往能产生奇效。

华商律师事务所驻深圳高级合伙人唐华英采用“克减原则”来抵御名利的诱惑。“对事业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追求事业所谓的‘成功’,必将导致生活被挤压,从而出现生活迷茫与困境,”她说。

不止是消遣

现在我们已经确定,通过上述的种种规划和理念,律师能够实现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和谐,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追求其他兴趣爱好。那么,他们究竟如何利用休息时间?

这个问题显然没有统一的答案。他们或在田径场上从你身边慢跑而过,或彬彬有礼地请你帮忙在旅游景点为他们拍照,或者以虚拟形象加入你的网络游戏。

旅行是许多律师的首要选择,尤其考虑到他们本就常常需要远行出差。史蒂文生黄律师事务所的驻香港合伙人徐凯怡正是如此。

Gary Gao, Zhong Lun Law Firm CHI

“不要单纯地把出差看作工作内容,而是将其视为探索新地点、与当地人和同行建立联系的宝贵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扩大人际网络,还能建立持久的友谊,”她说。

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的驻北京高级合伙人刘元霞也是异地文化和美食的爱好者。“旅行是一项带着无限魅力的活动,能够让我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和压力,重新找回对于生活的热爱,”她说。

“相较于游客拥挤的网红景点与美食,我更喜欢探索发掘各地小巷中那些当地人最爱去的小店,品尝那些独属于当地老饕们的心头好,”她补充。

如果物理意义上的身处他乡一时无法实现,读书或许是享受冒险的最佳选择。金杜律师事务所的驻北京合伙人毛博览群书,且中意的类型繁多,涵盖文学、回忆录和科幻作品等。

“读书能将我传送到另一个世界,暂时把我从工作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他说。

Heidi Chui, Stevenson Wong & Co CHI

中伦律师事务所驻上海权益合伙人高俊找到了将两者完美结合的方法。“阅读能拓展视野,与伟人的思想无缝衔接;而旅行能将书中的情景逼真地呈现在眼前,”他说。

在近期的一次旅行中,高俊将一本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呼啸山庄》带到了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后者正是《呼啸山庄》2018年电影版的取景地。

“有时,我们需要慢下脚步,享受一些空寂的时光,而不是一直盯着手机屏幕,”他补充。

职场上的成功往往离不开自律。因此,多位“法律精英”将锻炼和保持身体健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这些习惯也帮助他们在工作期间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

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上海总所的高级合伙人孙立君相信,身体健康是承担高强度工作的基础保障。他热衷的运动包括骑车、跑步和网球,还曾经参加划船比赛,并在上海市律师协会举办的龙舟赛中拔得头筹。

金杜所广州分所的负责人王立新既喜欢乒乓球的酣畅淋漓,也享受高尔夫球的精准细腻。“高尔夫球因其具有特别强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更令人着迷,”他说,“我曾很幸运地打过两次一杆进洞。”

Liu Siyuan, Jingtian & Gongcheng CHI

享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不一定需要亲力亲为。对高锐的驻北京合伙人张睿元而言,现场观看全球各地的重大体育赛事是完美的假期计划。“网球的四大满贯赛事我都曾亲临,四次都看到了我最喜欢的球员费德勒,还现场观看过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他说。

另有部分精英律师不仅运动,而且无法满足于每周打一次羽毛球的强度,对刺激的追求达到完全不同的层次。张淑姬赵之威律师行的驻香港合伙人黄智敏就曾尝试跳伞、蹦极和山地自行车等极限运动。“我喜欢挑战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体验挑战极限的快感和肾上腺素的飙升,”他说。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北京和上海办公室的合伙人刘思远而言,摄影不单单是一个业余爱好,也是一种冥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摄影,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体验世界,与他人分享美好,同时也为我自己的心灵带来了平静和快乐,”她说。

Chen Wei, Jun He CHI

君合律师事务所的驻北京合伙人陈伟则对艺术充满热情,她在绘画和雕塑中获得慰藉和启示。“在空白的画板或泥块上完成创作,是我表达自我、发挥创造力的方式,”她说。

创造力有多种多样的表现途径,有时是文字,有时是颜料,有时则是乐高积木。“搭建乐高积木就是在一片混乱中寻得意义(甚至是美),每一个零件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像极了审判立案的过程,”昆鹰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兼中国业务主任合伙人刘骁说。

据他介绍,昆鹰的北京代表处布置了乐高世界地图,标注着该所世界各地的办公室,以及用乐高建成的花朵、过山车、哈利波特中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和指环王中的精灵据点瑞文戴尔。

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