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仲香港分支机构开业

0
528
SHIAC opens Hong Kong centre to spark global push
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

拥有36年历史的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下称“上海国仲”)的首家境外分支机构在5月5日正式落户香港,标志着上海仲裁行业首次出海。上海国仲秘书长王唯骏告诉《商法》,希望通过新设的仲裁中心,融入香港与国际仲裁界,对外分享内地经验,推动内地仲裁机构国际化。

新落成的分支机构全称为“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下称“香港中心”),坐落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号,毗邻香港律政司。王唯骏说,不应简化它存在的意义。“这是一个在香港法律规定项下设立的独立仲裁机构,所以某种意义上,它不是我们简单的办公室,它是一个独立的、在香港的仲裁机构。”

Wang Weijun
王唯骏

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制度的司法管辖区,多年来致力于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王唯骏认为,成立香港中心能借助当地的司法制度优势,推动上海国仲国际化,再加上香港对各地仲裁机构的包容态度,自然成为上海国仲出海的不二之选。

“我们在这里会有机会受理,或者说有机会面对更多国际的、海外的市场主体之间的案件,对于作为中国内地领先仲裁机构的上海国仲而言,香港是一个进一步提升自身争议解决服务能级的’人和之地’。”王唯骏说。

2018年,上海国仲成为沪港合作机制项下仲裁法律合作的上海主体,并于当年与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展开了合作。去年适逢沪港合作机制20周年,两仲裁机构再次签订合作协议,上海国仲在当时已经定下成立香港中心的计划。

在香港中心开业前一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该机构的落成是沪港创新合作的新里程碑,也将为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注入新动能。

王唯骏也期望香港中心日后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索取香港优势,而是成为香港、国际仲裁界的“圈内人”。

“香港中心已经配置了与香港仲裁法律服务行业实践比较吻合的仲裁收费机制,我们也在进一步探索研究具有香港法律特点的独立仲裁规则,也正在就列入内地和香港两地仲裁保全安排项下的香港仲裁机构名单开展相关的准备工作。”

根据官方文件,香港中心管理的仲裁程序中产生的费用包括机构费用、仲裁庭费用、紧急仲裁员费用和其他费用。其中机构费用根据争议金额有所浮动,仲裁庭费用中的仲裁员报酬可选择按照争议金额计算或按照小时费率计算。

香港的国际仲裁法律服务业以专业著称,但王唯骏认为内地企业在港的仲裁法律服务需求仍有被进一步关注的空间。“所以我们想把服务内地市场主体的一些经验倾囊而出,做好香港与内地仲裁法律互通的‘摆渡人’。”

她期待沪港两地的仲裁合作,能最终提升中国仲裁实力在国际社会上的口碑。

根据上海国仲的报告,该机构于2023年处理的案件和争议总金额为六年来最高,共计4,879宗案件,涉及708亿元。

除内地之外,165 个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事主体参与了去年的案件,其中香港以74名当事人排名第一,美国和新加坡分别以12名当事人共同次之。

此前已落户香港的内地仲裁机构共有三家,分别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

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