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调解公约

0
1947
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
Singapore convention
(www.singaporeconvention.org)

本专栏此前讨论过与调解相关的问题,包括调解的不同概念(详见《商法》第2辑第9期文章《“调解”一词的英译》,以及在司法程序过程中进行调解时出现的问题(详见《商法》第9辑第8期文章《司法调解》)。本期专栏将讨论2019年8月7日在新加坡签署的一个新公约——《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也被称为《新加坡调解公约》),并探讨这个公约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公约背景

在某些情况下,调解出现在正式的法庭诉讼进行过程中,而调解之后签署的和解协议也受到法庭认可,并被给予和法庭判决相同的效力。还有一种类似的情况,在仲裁过程中出现调解,在此情况下的和解协议也受到仲裁庭的认可,并被给予和仲裁裁决相同的效力。在这些情况下,协议能够像法庭判决和仲裁裁决一样执行。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调解出现在正式的法庭或仲裁程序之外。在此情况下,调解之后的和解协议都被视为具有和其它合同一样的性质。换言之,如果一方违反和解协议的条款,另一方必须根据和解协议所规定的机制来采取执行措施——到法庭起诉或启动仲裁程序,然后让法庭判决或仲裁裁决获得认可和执行。在跨境纠纷中,这是一大挑战,并且可能会对寻求执行和解协议的一方带来高额成本。

《新加坡调解公约》正是为克服这一问题而设计,调解后产生的跨境和解协议可根据本《公约》直接在《公约》成员国的法庭上获得执行。在《公约》融入国内法之过程中,成员国可采用或修改《2018年联合国国际商事调解和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示范法》(即《2002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调解示范法》)的修订法)。

一般原则

《公约》在第3条承认了两条一般原则(见引文一)。

引文一

    1. 本公约每一当事方应按照本国程序规则并根据本公约规定的条件执行和解协议。
    1. 如果就一方当事人声称已由和解协议解决的事项发生争议,公约当事方应允许该当事人按照本国程序规则并根据本公约规定的条件援用和解协议,以证明该事项已得到解决。
    1. Each Party to the Convention shall enforce a settlement agre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its rules of procedure and under the conditions laid down in this Convention.
    2. If a dispute arises concerning a matter that a party claims was already resolved by a settlement agreement, a party to the Convention shall allow the party to invoke the settlement agre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its rules of procedure and under the conditions laid down in this Convention, in order to prove that the matter has already been resolved.

如此看来,《公约》既是矛又是盾;亦即,如果对方当事人违约,一方可据《公约》要求对方执行和解协议(此是矛),当事方还可通过《公约》来防止对方采取法律措施解决一个已经在和解协议中解决的问题(此是盾)。

下文列出了《公约》的一些关键规定。

You must be a 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 to read this content, please 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 today.

For group subscribers, please click here to access.
Interested in group subscription? Please contact us.

你需要登录去解锁本文内容。欢迎注册账号。如果想阅读月刊所有文章,欢迎成为我们的订阅会员成为我们的订阅会员

已有集团订阅,可点击此处继续浏览。
如对集团订阅感兴趣,请联络我们

葛安德 Andrew Godwin

葛安德以前是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合伙人,现在墨尔本法学院教授法律,担任该法学院亚洲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葛安德的著作《商法词汇:法律概念的翻译和诠释》重新汇编了其在本刊“商法词汇”专栏撰写的所有文章。该书由Vantage Asia出版。如欲订购,请即登录 law.asia

 

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