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

处理在华债务、结束在华业务要小心谨慎,免得难以脱身。全伟忠(John Church)为您报道

资企业在中国可能会陷入不尽人意的局面债权人失去耐心、损失无法挽回、商业伙伴反目……总之诸事不顺。是时候收摊走人了。不过即使能走,何时走、怎么走是一个问题,在确定撤离中国的策略时,所有的因素都需要仔细权衡。来中国经商的外资企业经常事后才想到尽职调查,这会令付出高昂的代价。

以今年早些时候被广泛报道的美国商人Steve Fleischli为例。由于Fleischli的公司对本地公司有未偿债务,他的护照被收缴并被禁止离开中国。Fleischli是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法定代表人。事情发生后,公司解除了他的职务。

对这一事件的周遭情节、该公司的债务状况以及Fleischli是否真的如其在报道中宣称的那样,对自己的法定代表人角色并不知情,这些外界均无从清晰判断。Fleischli接受美国《圣路易斯邮报》采访时说:“我懵了。我是一个来到中国的美国人。我不能阅读中文。我甚至不知道法定代表人是什么东西。”

但有一点很清楚,如果陷入了这样的法律案件,不要指望能得到帮助。对此,美国国务院网站指出:“如果你在中国牵涉到民事商业纠纷,中国政府可能会禁止你离开中国,直到问题按照中国法律得到解决。在有些案件中,美国公民因民事案件未决而导致数月甚至数年不能离开中国。还有一些案件中,被告甚至因此被警方羁押。”

该网站还进一步指出:“一些当地商人如果觉得自己被外方合作伙伴欺骗,可能会雇佣‘讨债公司’以骚扰和恐吓的方式向外国人追债。某些情况下,外方管理人或公司所有人还会遭到人身拘禁并被用作谈判的筹码。美国大使馆及总领事馆在中国有没有执法权力,对普通公民的商业纠纷不能提出具体的诉讼方案,也不能提供法律意见或游说中国政府。”

也有报道说,今年一些印度商人因未偿债务,在浙江义乌遭到绑架。绑架事件促使印度驻华大使馆介入,随后双方出现外交风波,中国警告双边关系可能受到威胁,《印度时报》当时对此作了报道。

因此商业纠纷绝不是小事,无论你所遭遇的追索是否以法律的方式进行,有些情形是一定要避免的。

Kroll高级执行董事兼大中国区营运总裁何越说:“我不能说这类案件在增加,但我们看到这些案件时有发生。我们经常在这方面给客户提出建议,其中很多可归结为尽职调查,特别是对合作伙伴和交易对象的尽职调查。”

You must be a 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 to read this content, please 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 today.

For group subscribers, please click here to access.
Interested in group subscription? Please contact us.

你需要登录去解锁本文内容。欢迎注册账号。如果想阅读月刊所有文章,欢迎成为我们的订阅会员成为我们的订阅会员

已有集团订阅,可点击此处继续浏览。
如对集团订阅感兴趣,请联络我们

LinkedIn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Telegram
Copy link